愛護動物的好習慣已經慢慢蔚成風氣,台灣人看到野鳥,不再是盤中的美味。在我開始注意野鳥以來,有多種鳥類的數量明顯增加。被稱作野鴿子的鳩鴿科鳥類和黑冠麻鷺,從前還一度瀕危,現在已經可說是到處可見。當然也包括了諸如泰國八哥、中國畫眉和埃及聖鷺…等外來入侵鳥類。
小時候,我住在山村裡,附近有原住民部落。當地人常常在河畔樹林邊緣設下捕鳥陷阱。陷阱的機制非常簡陋,竟然只是就地利用河邊的黏板岩,從一邊向上搬開,用一截樹枝撐住,樹枝底下壓著一串小米,如此就等著獵物上門。也有用細繩在地面上做成圈套,一端牽掛在彎曲的桂竹上的陷阱叫作「吊仔」。河邊捕獲的多半是俗稱「斑甲」的金背鳩和斑頸鳩,偶爾也會有環頸雉等大型鳥類。黏板岩捕捉到的都是壓扁的死鳥,而吊仔捉到的多半是活生生的。幾年前在烏溪下游,還可以看見大型的野鴿子籠。獵人捕獲的活的斑甲,先集中豢養在河邊待價而沽,據說都是土雞城餐廳前來收購。
金背鳩是所有野鴿子中體型最大者,同理也是最有肉、最有價值的野味料理。不過,最近也發現野外金背鳩數量明顯增加,常在公園、馬路上悠哉的大步行走。安祥的表情動作,對人類已不再戒慎恐懼。可見牠們的經濟價值,已經降低到乏人問津的地步了。
有一次,在我家附近的公園裡看見兩隻金背鳩,並肩靠在一起蹲在一棵大榕樹的樹枝上。時機和光線都恰到好處,只是一個仰角,不能拍攝到背部的斑紋特徵。我於是得寸進尺,攜帶著長鏡頭爬上樹,慢慢升高,漸漸靠近。在樹上攝影,雙腳跨在兩枝並列的樹枝上,身體必須倚靠著橫枝,站穩腳步,取景、對焦、攝影,再向上一層,再換個位置。兩隻金背鳩只是好奇的看著我渾身解數,險象環生擺出各種可能的姿態而無動於衷。
2010/11/13
黑冠麻鷺
攜帶著攝鳥工具在一座土地廟前稍做休息,廟後方是一片荔枝園。土地廟旁邊是貓玀溪支流,附近有山坡。這裡是我們小時候常常逗留的地方,逃學、偷摘水果、在野溪裡游泳.....,年青人能做的壞事都曾經在這裡發生過。然而今天我是來這裡尋找鳥蹤的,我相信這樣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外,鳥類攝影必有異常的收獲。
我習慣性的在土地廟前雙手合十默禱,祝的當然是攝鳥能夠順利豐收。背起了裝備才轉到廟後方,就看到了一隻黑冠麻鷺,站在荔枝園小路的正中央。那是我接觸野鳥以來,第一次看見黑冠麻鷺,當時這種野鳥仍被列為有待保護的稀有鳥類,荒山中不期然的相遇,莫非是祈禱奏效,神靈保佑?當時我正背著背包扛著腳架,面對著同樣不知所措的大鳥,一動也不敢亂動。
黑冠麻鷺個性潛沉而善於偽裝,牠們遇到了危險時總是利用身上絕佳的保護色,融入當地的環境色彩裡,不動如山靜觀情勢發展,以不變應萬變來應付粗心大意的敵害。牠們體會到,許多有危害的敵人多半是粗心大意的,大部分危險並非衝著自己而來,只要不去招惹,敵害充其量只會擦身而過而已,不必像是驚弓之鳥一樣暴露行蹤又浪費力氣。
然而眼前這隻大鳥就杵在光禿禿的小徑上,環境不能提供任何保護,牠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了行跡,敵害遲早會臨頭,只是本能地要自己不要亂動,等敵人的下一步動作再做反應。因為那時候的我,同樣不敢妄動,人鳥相距不過三米左右,眼睛互相對望,心裡一則狂喜;一則耽憂。喜的是我可以在自然環境中,這麼近距離接觸、觀察一隻稀有鳥類,憂的是我已經凝結的動作必不能持久,只要稍有喘氣,就會失去這個美妙的邂逅,更談不上要近一步拍攝影留影。
相持了大約幾分鐘,沉不住氣的當然是「有害敵人」的一方,我終於按奈不住,悄悄放下腳架。就在腳架輕輕觸地的那一瞬間,黑冠麻鷺也顧不得斯文,撒開腳步落荒而逃,再而不足又飛進樹林裡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不久,植物園裡相繼傳出有黑冠麻鷺築巢的消息,竟然就在小池塘上方的樹枝上。攝鳥者奔相走告,過路人駐足圍觀。這種稀有鳥類的一舉一動,全都攤在陽光下,被人觀察得一清二楚。此後各地公園裡、空地上,都有人看到一種奇怪的大鳥,大剌剌的在草地落葉上漫步,人不干鳥;鳥不犯人,黑冠麻鷺終於變成普通的野鳥,再也引不起攝鳥者的興趣了。
我習慣性的在土地廟前雙手合十默禱,祝的當然是攝鳥能夠順利豐收。背起了裝備才轉到廟後方,就看到了一隻黑冠麻鷺,站在荔枝園小路的正中央。那是我接觸野鳥以來,第一次看見黑冠麻鷺,當時這種野鳥仍被列為有待保護的稀有鳥類,荒山中不期然的相遇,莫非是祈禱奏效,神靈保佑?當時我正背著背包扛著腳架,面對著同樣不知所措的大鳥,一動也不敢亂動。
黑冠麻鷺個性潛沉而善於偽裝,牠們遇到了危險時總是利用身上絕佳的保護色,融入當地的環境色彩裡,不動如山靜觀情勢發展,以不變應萬變來應付粗心大意的敵害。牠們體會到,許多有危害的敵人多半是粗心大意的,大部分危險並非衝著自己而來,只要不去招惹,敵害充其量只會擦身而過而已,不必像是驚弓之鳥一樣暴露行蹤又浪費力氣。
然而眼前這隻大鳥就杵在光禿禿的小徑上,環境不能提供任何保護,牠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了行跡,敵害遲早會臨頭,只是本能地要自己不要亂動,等敵人的下一步動作再做反應。因為那時候的我,同樣不敢妄動,人鳥相距不過三米左右,眼睛互相對望,心裡一則狂喜;一則耽憂。喜的是我可以在自然環境中,這麼近距離接觸、觀察一隻稀有鳥類,憂的是我已經凝結的動作必不能持久,只要稍有喘氣,就會失去這個美妙的邂逅,更談不上要近一步拍攝影留影。
相持了大約幾分鐘,沉不住氣的當然是「有害敵人」的一方,我終於按奈不住,悄悄放下腳架。就在腳架輕輕觸地的那一瞬間,黑冠麻鷺也顧不得斯文,撒開腳步落荒而逃,再而不足又飛進樹林裡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不久,植物園裡相繼傳出有黑冠麻鷺築巢的消息,竟然就在小池塘上方的樹枝上。攝鳥者奔相走告,過路人駐足圍觀。這種稀有鳥類的一舉一動,全都攤在陽光下,被人觀察得一清二楚。此後各地公園裡、空地上,都有人看到一種奇怪的大鳥,大剌剌的在草地落葉上漫步,人不干鳥;鳥不犯人,黑冠麻鷺終於變成普通的野鳥,再也引不起攝鳥者的興趣了。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