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/11/13

金背鳩

愛護動物的好習慣已經慢慢蔚成風氣,台灣人看到野鳥,不再是盤中的美味。在我開始注意野鳥以來,有多種鳥類的數量明顯增加。被稱作野鴿子的鳩鴿科鳥類和黑冠麻鷺,從前還一度瀕危,現在已經可說是到處可見。當然也包括了諸如泰國八哥、中國畫眉和埃及聖鷺…等外來入侵鳥類。

小時候,我住在山村裡,附近有原住民部落。當地人常常在河畔樹林邊緣設下捕鳥陷阱。陷阱的機制非常簡陋,竟然只是就地利用河邊的黏板岩,從一邊向上搬開,用一截樹枝撐住,樹枝底下壓著一串小米,如此就等著獵物上門。也有用細繩在地面上做成圈套,一端牽掛在彎曲的桂竹上的陷阱叫作「吊仔」。河邊捕獲的多半是俗稱「斑甲」的金背鳩和斑頸鳩,偶爾也會有環頸雉等大型鳥類。黏板岩捕捉到的都是壓扁的死鳥,而吊仔捉到的多半是活生生的。幾年前在烏溪下游,還可以看見大型的野鴿子籠。獵人捕獲的活的斑甲,先集中豢養在河邊待價而沽,據說都是土雞城餐廳前來收購。

金背鳩是所有野鴿子中體型最大者,同理也是最有肉、最有價值的野味料理。不過,最近也發現野外金背鳩數量明顯增加,常在公園、馬路上悠哉的大步行走。安祥的表情動作,對人類已不再戒慎恐懼。可見牠們的經濟價值,已經降低到乏人問津的地步了。

有一次,在我家附近的公園裡看見兩隻金背鳩,並肩靠在一起蹲在一棵大榕樹的樹枝上。時機和光線都恰到好處,只是一個仰角,不能拍攝到背部的斑紋特徵。我於是得寸進尺,攜帶著長鏡頭爬上樹,慢慢升高,漸漸靠近。在樹上攝影,雙腳跨在兩枝並列的樹枝上,身體必須倚靠著橫枝,站穩腳步,取景、對焦、攝影,再向上一層,再換個位置。兩隻金背鳩只是好奇的看著我渾身解數,險象環生擺出各種可能的姿態而無動於衷。

2 則留言:

Stan 提到...

野鳥嘉年華是在敘述什麼樣的故事呢??

劉鳥 提到...

「野鳥嘉年華」是台東林管處出版的繪本,是我自己編寫的,正在印刷中,尚未發行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