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雀科家族都是特有亞種鳥類,多半出現在中海拔地區,灰鷽、朱雀算是比較常見,而褐鷽被列為稀有種類,我僅在梨山見過一次,成群在樹冠頂上啃食乾果。每一隻鳥站定一個位置以後,安安靜靜享受美食,除了細細畢剝聲和些微果核殼掉落以外,沒有發出任何聲音,也沒有作出大動作,不會吵雜喧鬧,也不會爭奪打鬥。
雀科都有一張強有力的嘴喙,看起來像是「嘴闊吃四方」的鳥類,其實大嘴小食,雀鳥的食物,多半是植物的子實,尤其喜歡稻、麥、稗…等禾本科植物。但是台灣的水稻只栽植在低地平原,山區也沒有麥田,只有一些野生的雀麥和小形禾本科植物。常常看見朱雀在中海拔的開闊地上尋找細小的禾果,一張駑鈍的大嘴巴,不厭其煩的將禾實來回咀嚼,去皮、去殼,然後食用小得幾乎看不見的胚芽和子房。灰鷽除了地面上的小禾草之外,還喜歡虎杖的果實。秋季果實成熟,常見牠們抱著一株結實纍纍的虎杖,渾然忘我地享受食物。
褐鷽長得和灰鷽有點相似,行為模式也差不多,只是不常見也不清楚喜歡吃什麼。只知道牠們總是高來高去,偶爾會飛到果菜田裡,啄食十字花科植物的種籽。聽說也喜歡吃青楓的翅果,只是不曾親見。
這一次前往高山原住民部落,聽說部落的小米已經成熟,即將採收之際卻受到嚴重的鳥害。部落農民無計可施,只有張開捕鳥網捕捉害鳥。原本以為那害鳥無非是麻雀,一問之下竟然就是褐鷽,那踏遍鐵鞋無覓處的稀有鳥類。
問清楚褐鷽出沒的位置以後整裝出發。山腳下緩坡約二分地小米田結實纍纍,附近果然有捕鳥網設置,鳥網空盪盪並沒有收獲,看來只是聊備一格而已。我們經過小米田的時候,一群褐鷽從容的從田裡冒出來,飛到附近樹林的高枝上,發出輕柔的叫聲,好像嗔怪我們打擾牠們用餐一樣。走到小米田東邊,牠們飛到西邊;我們躲在上方拍照,褐鷽就在下方進食。褐鷽侵襲小米田的方式,先飛停在彎曲的小米穗上觀察,認為安全了以後,低頭嚼食腳邊的米粒。同樣用大嘴巴含著一粒小米細細琢磨,優雅的去皮、去殼、吞食之後再進一粒。上方米粒吃完了再引體向下,像倒立一樣摘取下方的小米。一群大約三十幾隻,將小米田當作自家食堂從早吃到晚,難怪農人恨之入骨又沒有方法防止,只能張開捕鳥網虛應一下故事。
回家翻閱野鳥圖鑑,有關褐鷽的記載說明不多,圖像也不正確。也可以證明我們對野地的事物仍然陌生又無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