攜帶著攝鳥工具在一座土地廟前稍做休息,廟後方是一片荔枝園。土地廟旁邊是貓玀溪支流,附近有山坡。這裡是我們小時候常常逗留的地方,逃學、偷摘水果、在野溪裡游泳.....,年青人能做的壞事都曾經在這裡發生過。然而今天我是來這裡尋找鳥蹤的,我相信這樣人跡罕至的荒郊野外,鳥類攝影必有異常的收獲。
我習慣性的在土地廟前雙手合十默禱,祝的當然是攝鳥能夠順利豐收。背起了裝備才轉到廟後方,就看到了一隻黑冠麻鷺,站在荔枝園小路的正中央。那是我接觸野鳥以來,第一次看見黑冠麻鷺,當時這種野鳥仍被列為有待保護的稀有鳥類,荒山中不期然的相遇,莫非是祈禱奏效,神靈保佑?當時我正背著背包扛著腳架,面對著同樣不知所措的大鳥,一動也不敢亂動。
黑冠麻鷺個性潛沉而善於偽裝,牠們遇到了危險時總是利用身上絕佳的保護色,融入當地的環境色彩裡,不動如山靜觀情勢發展,以不變應萬變來應付粗心大意的敵害。牠們體會到,許多有危害的敵人多半是粗心大意的,大部分危險並非衝著自己而來,只要不去招惹,敵害充其量只會擦身而過而已,不必像是驚弓之鳥一樣暴露行蹤又浪費力氣。
然而眼前這隻大鳥就杵在光禿禿的小徑上,環境不能提供任何保護,牠知道自己已經暴露了行跡,敵害遲早會臨頭,只是本能地要自己不要亂動,等敵人的下一步動作再做反應。因為那時候的我,同樣不敢妄動,人鳥相距不過三米左右,眼睛互相對望,心裡一則狂喜;一則耽憂。喜的是我可以在自然環境中,這麼近距離接觸、觀察一隻稀有鳥類,憂的是我已經凝結的動作必不能持久,只要稍有喘氣,就會失去這個美妙的邂逅,更談不上要近一步拍攝影留影。
相持了大約幾分鐘,沉不住氣的當然是「有害敵人」的一方,我終於按奈不住,悄悄放下腳架。就在腳架輕輕觸地的那一瞬間,黑冠麻鷺也顧不得斯文,撒開腳步落荒而逃,再而不足又飛進樹林裡消失得無影無蹤。
不久,植物園裡相繼傳出有黑冠麻鷺築巢的消息,竟然就在小池塘上方的樹枝上。攝鳥者奔相走告,過路人駐足圍觀。這種稀有鳥類的一舉一動,全都攤在陽光下,被人觀察得一清二楚。此後各地公園裡、空地上,都有人看到一種奇怪的大鳥,大剌剌的在草地落葉上漫步,人不干鳥;鳥不犯人,黑冠麻鷺終於變成普通的野鳥,再也引不起攝鳥者的興趣了。
2 則留言:
第一次見到黑冠麻鷺是在四崁水的產業道路,很興奮,不過到了植物園裡看過幾次後就對牠們沒感覺了XD
現在到處都可以看到黑冠麻鷺,
張貼留言